我是今年3月到煤矿挖煤,去的时候经过体检,干了二月不到点,感到胸闷,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又象尘肺又象结核

铜川医生服装定做-铜川行业制服服装厂

在专业治疗尘肺病的医院,这两者是可以进行鉴别和区分的,两者虽然在胸片和胸部CT上有些相似,但是结合患者的有无接尘史,既往不适症状和表现,以及必要的痰找结核菌、结核抗体实验、甚至病理检查,就能够确诊尘肺病。现在一些企业甚至医院不愿意给病人鉴定,以至于很多患者无法维权。

希望以下新闻报道能帮到您一些:

尘肺病是危害矿山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建国以来,仅矿山累计发生尘肺病总数达58万人,可疑尘肺51万人,总计已超过100万人。尘肺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还是一大难题,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的《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煤工尘肺的临床研究》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在技术方法上居世界领先水平,经肺灌洗治疗达2400余人次,治疗后最长已达12年之久,取得良好效果。

该成果1993年获煤炭部第十一次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199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十几年来,肺灌洗工作逐年稳步向高、难、深方向探索,并有俄罗斯、越南16位尘肺病人接受了肺灌洗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无一意外发生。但许多尘肺患者经常遇到以下问题:

得了尘肺病能不能治?这是一个学术界和尘肺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争论已久。众所周知,尘肺病是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煤尘或其他粉形成肺泡炎,导致肺脏形成以胶原纤维为主要成份的矽结节与弥漫性进行性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心肺功能不全、呼吸衰竭亡,病人极其痛苦。部分学者因肺纤维化是不可逆的病理表现,而认为尘肺病是不能治疗的。

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一种国药监准字号的药品能清除肺内粉尘或解决肺组织纤维化问题。目前一般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患者及时脱离粉尘作业,定期随访复查,加强营养,开展体育锻炼等健身疗法,增强病人乐观精神等一般疗法;临床上主要对其合并症,如肺结核、肺部感染、肺气肿、气胸、肺心病的治疗,以及对症治疗。

我们主张开展以大容量全肺灌洗为主的综合治疗,才能有效地减轻尘肺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延缓病变发展,延长病人的寿命。继1982年美国Mason教授首次报告分期大容量肺灌洗治疗混合性尘肺一例后,国内于1986年开展此项工作,1991年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实现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此疗法可清除大量粉尘,吞尘巨噬细胞、致纤维化因子和炎症因子,为尘肺治疗和二级预防提供了新途径。

大容量肺灌洗为什么能起到治疗和二级预防作用?肺灌洗是针对尘肺病人始终存在着的粉尘性和巨噬细胞性肺泡炎而采取的治疗措施。病人在工作场地吸入大量的粉尘,一部分通过咳嗽、咳痰排除体外,但仍有一部分长期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内,不断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这部分粉尘被称之为呼吸性粉尘,它与吞尘巨噬细胞是尘肺主要致病因素。

研究表明,尘肺病一旦形成后,肺内残留粉尘还继续与肺泡巨噬细胞作用,这是尘肺病虽然脱离粉尘作业环境,但病变仍继续发展升级的主要原因。如能早期肺灌洗排出病人肺泡内沉积的煤矽粉尘和大量的能分泌致纤维化介质的尘细胞,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症状,而且有利于遏制病变进展,延缓病期升级。对X线胸片尚未出现病变的接尘工人及可疑尘肺工人进行肺灌洗可防止其发病或推迟其发病时间,肺灌洗即是一种病因治疗,又可起到二级预防作用(一级预防是指阻止环境中粉尘进入肺内,二级预防是指清除已进入肺内尚未包裹的粉尘,防止发病)。

哪些病人适合大容量肺灌洗?根据经验,肺灌洗主要适应症有:(1)各期各类尘肺包括:矽肺、煤肺、煤矽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各种无机尘肺,O+、Ⅰ、Ⅱ、Ⅲ各期无合并肺结核、肺大泡、严重肺气肿、气管支气管畸型及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血液病者均可,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下。(2)重症或难治的下呼吸道感,如难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3)肺泡蛋白沉积症。(4)慢性哮喘持续状态。(5)吸入异物的清除。

十二年来,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治疗2400例次病人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改善症状,肺灌洗术后当时病人即可感到呼吸通畅,胸闷、胸痛、气短好转或消失,三年随访疗效持巩固。体质、体力恢复。45例三年随访,体力明显增加32例(71.1%),体重平均增加2.18公斤。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次数91.1%病人减少。清除粉尘总量:每侧肺在3000—5000mg,其中游离二氧化硅70—200mg。清除吞尘巨噬细胞108个左右。肺功能主要在小气道阻力,弥散功能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有一定提高。治疗后7-8年随访观察,胸部X光片上病变进展、明显进展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稳定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了肺灌洗确有延缓尘肺病变升级的作用。

患者陈立好,男,70岁,河北省峰峰矿务局掘进和采煤工人,煤工尘肺II期。术前患者胸闷、气短、周身乏力。1991年在我院行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术后自觉胸闷、气短、周身乏力等症状消失。两年后复查,食欲、饭量和体力较灌洗前明显提高并从事体力劳动。2004年(12年后)复查,体质、体力状况良好,能自如地用水桶从数米深的井里提水。

截止目前全国30余家医疗单位已完成大容量肺灌洗治疗4000余例,尚未见有亡病例报道,临床效果好且安全。术中、术后可能一些并发症,发生率在3%以内,随着技术的熟练和完善,特别是应用纤支镜检查气管导管对位情况,其就位准确性得到保障,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灌洗后肺内液体残留量,目前并发症已很少发生。动物实验表明,肺泡基底膜可出现轻微的可逆的一过性充血改变,24—48小时恢复正常,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大容量全肺灌洗的基本方法是,病人在静脉复合麻醉下,用双腔导管置于病人气管与支气管内,一侧肺纯氧通气,一侧肺灌洗液反复灌洗。一般每次1000-1500毫升,共灌洗10-14次,每侧肺需1.2-2.0升不等,历时约1小时,直到灌洗回收业由黑色混浊变为无色澄清为止。

肺灌洗清除肺内残留粉尘和尘细胞,可遏制和延缓病变升级,但不解决肺间质已经纤维化的病变,肺灌洗不能使尘肺病降级。尘肺病人肺灌洗后原则上不能再接尘。如再接尘,应在3—5年后再次灌洗。为巩固疗效,减少刺激,增强免疫力应禁烟酒。肺灌洗一周内应注意休息,保暖、预防感冒。半年至一年于当地拍胸片及肺功能复查。

在总理关怀下成立的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正在实施尘肺病康复工程,开展以肺灌洗为主的尘肺病的综合治疗,组织新技术的推广工作。自2003年10月基金会成立以来,截至2006年8月底,基金会共资助2000余名尘肺病人进行了肺灌洗和康复治疗。目前,已完成对晋煤集团、平煤集团、开滦集团总医院、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铜川矿务局总医院等单位培训。计划在2~3年内,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为基地,将双肺同期灌洗治疗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到15--20家医院,届时每年总治疗人数万人。

解决尘肺病人的治疗经费是另一项主要工作,首先企业应当负起责任。为了建立长效机制,建议劳动保障部门肺灌洗等治疗尘肺病的方法纳入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此项工作,吉林省已开先河,已经将肺灌洗治疗尘肺病技术列入工伤保险诊疗项目,并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列入定点医院。

本人十五周岁 去年 补了一颗牙 今年这颗牙 掉了 怎么办 要去看医生么 掉的牙怎么办?

你补牙的方式是什么,我去年是堵牙,稀里糊涂被牙医生抽了牙神经,后来她忘记给我固定了,最后由于营养不够,吃东西的时候掉了一半,我去找她,因为没有留下凭证,没有证据也就算了,我问她这个要怎么办,他说就是给我再装一颗牙齿,把那一半补上,我当时就想肯定不行啊,她给你装就是把你牙磨小,再加上假的牙,不是终身的,以后不能吃辣吃酸,因为也不疼,我就不管了,重新长是不可能了,你的牙齿笑的时候缺是的地方会漏出来吗?要是不会不疼,就可以不管她,慢慢的就好了,要是你觉得丑,但是你可以忍受,不吃好吃的东西,那就去补,好好保养吧,五年之后再换。或者把单据找到去找医生理论一番。

古代医生都有什么称号?

1、扁鹊,名秦越人,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河北省沧州市任丘人,开创了中医望闻问切诊疗的先河。扁鹊医术精湛,被广大老百姓尊称为“神医”。

扁鹊见蔡桓公(“讳疾忌医、病入膏肓”的成语由来):扁鹊游医各国,悬壶济世,一天他见到蔡桓公说:你有小病,只在皮肤,无伤大碍。蔡恒公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第二次,他见蔡恒公说:你的病到了肌肉,也不伤根本。蔡恒公也不理会他。第三次,他又见蔡恒公说:你的病到就肠胃,再不治疗,就在性命之忧。

2、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人,著有《伤寒杂病记》等巨作,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坐堂医生”的由来:话说张仲景被举孝廉,成为长沙太守,虽然他身为朝庭官员,但仍不忘为当地老百姓排忧解难,治病救人。

3、孙思邈,唐朝著名医学家,陕西省铜川市人,著有《千金要方》、《唐新本草》等著作,其中《唐新本草》是我国医药史上笫一部药典。他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传闻孙思邈141才仙逝。

“悬丝诊脉”的绝技: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有龙胎,历时十多月也不见分娩,而且重病缠身,久卧于床。唐太宗召来众御医来医治也不见好转,后经大臣推荐孙思邈,唐太宗马上派人到华原县请孙思邈进宫面圣。

4、华佗,安徽省毫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张仲景是同时代的人。他医术高超,医德垂范,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外科手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

亡之谜:东汉三国时期,曹操患有长年的“头痛病”,一发起病来,脑浆胀裂,剧痛难忍。他早听闻华佗医术卓越,闻名于世,便派人邀来华佗。

5、李时诊,字东璧,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奇经八脉》、《濒湖脉学》,其中,《本草纲目》是16世纪之前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医药巨著。

遍尝百草:李时珍当年在京城太医院做太医时,发现院中很多的医药典籍有不妥或错漏的地方,典籍之间记录同一种药竟然有不同的描述,甚至是张冠李带,显然,是历代庸医对医术盲从权威、敷衍了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