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西装叫什么-定制西装海军布雷穿搭
安徒生是如何在逆境中成才的?
安徒生生平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1805年,安徒生诞生在丹麦奥登塞镇的一座破旧阁楼上。他的父亲是个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维持生活。
安徒生虽然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开始,他决心当一名演员,十四岁时便离别了故乡和亲人,独自来到首都哥本哈根。他克服了生活上的重重困难,以坚强的毅力学习文化。起初,他想学习舞蹈和演戏,却遭到了拒绝,后来被一位音乐学校的教授收留,学习唱歌。可是第二年冬天,因为他没有钱买衣服和鞋子,不断地感冒、咳嗽,嗓音嘶哑了,只好离开了音乐学校。但是,他从事艺术事业的顽强意志毫不动摇,又下决心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写出人间的不平。他住在一间旧房子的顶楼上,没日没夜地练习写作。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踏进了文坛。从三十岁开始,专心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一生中共写了168篇童话故事。如《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皇帝的新装》《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等。选编在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
安徒生与《卖火柴的小女孩》
那么安徒生是怎样写出这篇童话的呢?
1848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惟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
安徒生的童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广泛流传。他也被人们誉为“世界童话大王”。 (摘自:www.srsoft.com.cn )
回答者:关大掌柜 - 魔导师 十一级 3-2 19:12
--------------------------------------------------------------------------------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1805年,安徒生诞生在丹麦奥登塞镇的一座破旧阁楼上。他的父亲是个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维持生活。
安徒生虽然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开始,他决心当一名演员,十四岁时便离别了故乡和亲人,独自来到首都哥本哈根。他克服了生活上的重重困难,以坚强的毅力学习文化。起初,他想学习舞蹈和演戏,却遭到了拒绝,后来被一位音乐学校的教授收留,学习唱歌。可是第二年冬天,因为他没有钱买衣服和鞋子,不断地感冒、咳嗽,嗓音嘶哑了,只好离开了音乐学校。但是,他从事艺术事业的顽强意志毫不动摇,又下决心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写出人间的不平。他住在一间旧房子的顶楼上,没日没夜地练习写作。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踏进了文坛。从三十岁开始,专心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一生中共写了168篇童话故事。如《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皇帝的新装》《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等。选编在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
安徒生与《卖火柴的小女孩》
那么安徒生是怎样写出这篇童话的呢?
1848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惟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
安徒生的童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广泛流传。他也被人们誉为“世界童话大王”。 (摘自:www.srsoft.com.cn )
回答者:iamsarah - 举人 五级 3-2 19:12
--------------------------------------------------------------------------------
忧郁的丹麦人---安徒生
黛安娜·弗/文
他长相丑陋,出身卑微,一辈子都梦想着出人头地。他生性敏感,饱受摧折,不敢谈婚论嫁,到头来反被视作同性恋。他的童话是给全世界孩子们的最好礼物,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他仍然只是一个有趣的作家,而非文学巨匠。
这样一个外表古怪,内心忧郁的安徒生,又是如何写出了如此灿烂的纯真梦想呢?
1874年,也即安徒生去世前一年,他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出自一位美国女学童之手,随信附有一张一美元的钞票,以及一份登载着安徒生身体病弱及所谓穷困潦倒的报纸剪报。没多久,别的孩子也开始寄来小额钱款,用以偿还费城一家报纸所谓欠这位丹麦作家的“儿童债”,后来,连美国大使也亲自给他送来了200个丹麦银元。还没有穷得揭不开锅的安徒生想加以阻止。他写信给发起这一慈善募捐活动的《费城晚报》发行人吉布森·皮科克,说他尽管很乐于见到“我以小语种所写的故事能在距祖国如此遥远的地方找到读者”,并且为如此多的美国孩子“打破储蓄罐来帮助他这个老作家”而深深感动,可他确实不需要也不能够接受这些礼物。他写道,现在他感到蒙羞,而非自豪和感激,而某种满足感已经抵销了安徒生的困窘。
安徒生终其一生都梦想出人头地,能被视作真正的艺术家,有时侯这种渴望可以战胜一切。“我的名字开始熠熠生辉,这也是我活着的唯一理由。我觊觎声名和荣耀,与守财奴觊觎金子如出一辙,”这是他30岁出头那会儿写给朋友的信。而今他已69岁,其声名远播之广,美国报纸搞的活动可资证明。他也许比其他在世的作家更为知名,而国际性的声望通常建立在其他名人的陪衬之上。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他的作品便得到广泛传诵,尽管其方式并不总是合乎他的本意。像《拇指姑娘》、《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故事,早已有了大量译本,其中也包括把原作糟蹋得面目全非的粗劣译文。比如说恶名昭著的玛丽·霍维特(MaryHowitt),一个不懂丹麦语的英国女人,其翻译完全仰赖于德文版。另一位英国译者卡洛琳·皮奇则整段整段地大删特删。不过还是出了一些较好的版本,特别是在美国。如让·赫绍特(JeanHersholt)的译本,这位丹麦人是20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明星。安徒生去世一百多年后,其文学影响力反而仍以某种形式继续存在。莫依亚·希勒的**《红舞鞋》比安徒生的原著还要出名。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的**及和卡通片可以在任何一家“巨弹”连锁店里租到,迪斯尼公司还执意重写安徒生一些最优美的故事,为年轻观众加上幸福的结局。总的说来,在斯堪的纳维亚之外,安徒生被公认为一个美丽童话的有趣作家,而非文学巨匠。
1952年,丹尼·凯(DannyKaye,1913-1987,美国喜剧明星,原名大卫·丹尼尔·卡明斯基。——译注)主演的**《安徒生传》将这种观点表露无遗。尽管这部影片跟真实的安徒生风马牛不相及——它倒也从未如此自夸——但它营造出了一个和安徒生童话一样深入人心的作家生平,它几乎成了那些童话的续篇:一个来自费恩岛小镇奥登塞的穷小子,独闯哥本哈根,征服逆境,终获成功。这也是该片的精髓所在,说远点儿,和安徒生的自传也颇为契合,他给它取名为《我生命的童话》,其中并无自我解嘲之意。然而据弗兰克·娄瑟(FrankLoesser,1910-1969,美国著名的抒情歌曲作者,也是**《安徒生传》中多首插曲的作者之一。——译注)记载,丹尼·凯的这部影片在丹麦被认为是一部无聊,且令旅游业有点儿难堪的作品。
长期以来,安徒生及其作品为学术界提供了大量素材。几乎从他辞世那天起,评论家及研究者就开始挖掘他的家族历史,对其私人日志和文字资料狼吞虎咽,连一本较早写就,未及加工的回忆录也不放过,这本回忆录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被发掘出版。1993年,奥登塞安徒生中心的主任约翰·德·米留斯出版了一本逐日记录安徒生日常生活的详尽年谱,此项仍在进行的工作,令丹麦人得以透彻了解安徒生的生活细节——详至他手*的频率——以及在哥本哈根著名购物街斯拖盖特大街找到的与其他纪念品完全不搭调的一幅肖像画。对真实的安徒生感兴趣的人到处都在增加:爱尔兰剧作家巴里(SebastianBarry)和美国舞蹈家玛莎·克拉克(MarthaClarke)最近合作,排演了一出关于安徒生生平的舞剧,其中包括弗兰克·娄瑟的配乐。作品于去年秋季在旧金山首演,但评论家们多少有些困惑,他们惊异于其出色的视觉效果,却无法认识到舞台上呈现出的那个阴影中的安徒生。(这部作品正在重排,准备在下个演季进军百老汇)。此外,诺普夫出版社今春还将出版一部新的安徒生传记,作者是伦敦《金融时报》的作家杰基·伍施拉格(JakieWullschlager)。新传将为屈指可数的英文研究论著增加一部可信的作品,布雷兹多夫出版于1975年的《安徒生传》是其中最为著名之作。
在29岁那年画的一幅肖像中,安徒生戴高领,留小胡子,看上去像个花花公子。但是后来拍的许多照片——难看,别扭,冷漠和忧伤——似乎更接近安徒生的真实状态。“要我说,安徒生的日常状态就是悲伤,”乔纳斯·科林(当时丹麦皇家剧院的导演。——译注)的儿子爱德华在一本回忆录中写道。安徒生的作品也反复透露出零零碎碎的暗示:社会冷遇,性挫折,以及对往事有朝一日会将其吞没的恐惧。
终其一生,他都无法摆脱在斯莱格思(Slagelse)文法学校四年生活留下的噩梦。他在那儿吞咽着失败的恐惧,受到毫无同情心的校长的虐待,并被强令停止他难以自制的写作冲动。他曾给自已在哥本哈根的赞助人P.F.伍尔夫海军上将的妻子写去一封充满自怜情绪的信,伍尔夫太太复信说:
你麻烦起朋友来实在是不遗余力,我难以相信这样做能令你好过一些——你对自己——你自己——一贯强烈关注的最终结果便是——你认为你将成为伟大的诗人——我亲爱的安徒生!你怎么就不觉得,你所有这些想法都将一事无成,你正在误入岐途。
但安徒生已无法自拔。他发誓要当个大作家——像奥伦施拉格(AdamOehlen?schlager,1779-1850,丹麦浪漫主义诗人和剧作家。——译注)那样的大作家。1826年,这位成熟的21岁学生写了首甜腻腻的诗,名叫《垂孩童》,诗中写道,“母亲,我累了,我想睡了,让我歇息在你的心畔。”第二年,这首诗在丹麦一家报纸上发表,结果大受欢迎。三年后,哥本哈根的大文阀J.L.黑伯格创办的一本文学杂志选登了安徒生的幻想散文《阿马格岛漫游记》的部分章节后,其作品再次风行一时。这使安徒生头一回尝到备受公众瞩目的滋味,但英格曼(B.S.Ingemann,1789-1862,丹麦作家,诗人和剧作家。——译注)不久便指责他讨好“七嘴八舌、浅薄浮躁的读者”,这简直让安徒生大惊失色。
安徒生也很想讨好另一种读者:与他同时代的名人们。1883年,他首度游历巴黎,当年他年方二十有八,在丹麦以外还很少为人所知,他直接登门造访雨果,吓了人家一跳。这种几近狂热的追星举动才刚刚开始,他这辈子还和这些人拉上了关系:李斯特,大小仲马,巴尔扎克,门德尔松,格林兄弟(人们经常把他和他们相提并论),海涅——他视安徒生为趋炎附势之人(“他的举止显出了那种王子们喜欢的摇尾乞怜的奴态。”),还有舒曼,罗西尼,有“瑞典夜莺”之称的珍妮·林德,瓦格纳,以及狄更斯。
安徒生渴求引人注目,但他一直租房独居。也有女孩子迷恋他,通常是朋友们的女儿,珍妮·林德尤甚。但任何事情只要一和性沾上边儿,他便勇气尽失,女人们和她们的胴体总是让他惊惶失措。
1834年初,他在日记中写到参观画家艾伯特·库池勒的画室的经过:
我正坐着,一个约摸16岁的年轻模特儿跟她妈妈一块到了。库池勒说他想看看她的乳房。那女孩儿因我在场而稍显局促,但她妈妈说,“磨蹭啥,磨蹭啥!”,随即便解开她的衣服,尽数扯到腰部以下,她站在那儿,半裸着,皮肤很黑,胳膊也有些过于细弱,但那乳房美丽,圆润……我感到自己的身体在震颤。
他的日记在描写自己的身体时也令人吃惊地坦白。“疼”或类似的记录比比皆是,旁边加上十字状的标记,表明他手*过了。0岁时,他去意大利旅行,期间写道:
我热血沸腾。头痛。血涌进我的眼睛,一种从未有过的激情驱使我走出门外——我不知自己要去哪儿,但是我……坐在海边的一块石头上,涨潮了。红色的火焰沿维苏威奔流而下。我往回走时,两个男人跟了上来,问我要不要女人。不,不要!我大喊,然而回家一头扎进了水里。
1901年,有位丹麦作家托名艾伯特·汉森,在一家德文杂志上提出安徒生是同性恋。此后,研究者们就此问题展开的辩论已显冗长乏味。作为一个成年男子,他偶而也会像对女人那样对男人着迷,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舞蹈家海拉德·沙夫。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安徒生始终保持着童子之身。不管怎样,他都是十九世纪一个真真正正的孩子,他的小说和剧本尽管本意是为成人所写,但也极少以超出当时标准文学修辞的形式去触及——顶多是些颤抖的嘴唇和有礼有节的拥抱而已。
在安徒生于1875年以75岁高龄去世之前,他已得偿所愿,大获全胜。别的作家也对他喜爱有加,其中包括萨克雷,易卜生和朗费罗,他跟他们都有通信联系。他一度和狄更斯过从甚密,但他们之间的友情竟以恶言收场。布雷兹多夫是这样记述的,1857年6月,安徒生应邀前往狄更斯在肯特郡的乡间居所,在那儿一呆就是五个礼拜,几乎让主人疯掉。狄更斯的女儿凯特后来回忆,他父亲最终摊牌说:“汉斯·安徒生在这屋子里睡了五个星期——好像要跟这个家永远过下去了!”
狄更斯随后便与他断交——而安徒生到也没明白个中缘由。
安徒生在有生之年看到了奥登塞因其声望而名扬四海。拜访者纷至沓来,向他表示敬意。他成了欧洲皇室的宠儿。他摆好姿势让人为他塑像。(去年7月,人们可以看到大群孩子坐在纽约中央公园安徒生塑像的基座上,聆听有人为他们朗读的《哈里·波特与火怀》)但是,比起易卜生和斯特林堡,甚至汉姆生和J.P.雅各布森,安徒生仍被视为最难以捉摸的艺术家——一位全然用小语种写作的文学大师——还有,不知何故,这位最悲观的男士继续遭受着打击,他深信任何东西都是过眼云烟。甚至正当盛名之时,安徒生也在日记中这样描述他所受的打击:那纯粹来源于一种无因的恐慌:
一个肮脏的肓流站在泉边。我有种感觉,他可能认识我,并且可能会告诉我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好像我是个得到高升才进了上流阶级的贱民。
那时正是美国学童对他大发善心的1874年,他身患重病。一年之内,他便要因肝癌而去。但是,即便在他弥留之际的这几个月里(大部分时间他都与犹太商人莫里茨·梅尔考斯一家呆在一起,此人一直在照顾他)他乐于,甚至渴求会晤任何寻访者。而且,在这些谈话中,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可爱、虚无、对别人赏识的令人心碎的渴望。当时年仅23岁,也不会说丹麦语的英国文学记者和评论家爱德蒙·高斯,后来写了他如何在门口遇到“一位高个儿、上了年纪的绅士,身穿整套的褐色西装,戴着一顶颜色同样深浅的鼻烟色卷毛假发。”高斯接着写道:
那一瞬间,我好像被狠戳了一下,他那张古怪丑陋的脸和手,他那极长的令人眩晕的胳膊……汉斯·安徒生的脸是一张农民的脸,长至一生的感性和文化生活也没能从他脸上移去泥土的印记。
美国领事G.W.格里芬好像记不得安徒生身体上的病痛了。“我拜访他时,”格里芬在1875年写道,“交给他一封西斯特先生(一位诗人朋友)寄给我的信,请他为他的自选集抄点他喜欢的诗句。”安徒生在一张照片的背面划拉了几下,上书:“致L.J.西斯特先生。
人生是最美的童话。此致。H.C.安徒生。”接着,他拉着格里芬的手说,“告诉朗费罗先生,说我病得厉害。”格里芬是带着明显的,几乎是洋洋自得的满足感来描述这一场景的。不管是他,还是安徒生在去世前那几个月里同意会见的人,好像都没有扪心自问,为什么他们自己还不急不忙地登门讨扰呢。
原文载于今年1月8日的《纽约客》杂志,因篇幅所限,未能尽译。
未译的部分包括安徒生的童年生活,以及安徒生与日后的大哲学家,当时还是个后生小子的克尔凯戈尔之间的一段文坛恩怨。
——译者
安徒生年表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上流社会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9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参考资料:
回答者:aliutou - 高级魔法师 七级 3-2 19:13
--------------------------------------------------------------------------------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安徒生年表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 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9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安徒生作品目录:
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乎》(1857),《幸运儿》(1870)。
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歌剧《乌鸦》(1832),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喜剧《长桥》(1863),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独幕剧《初来者》(年代不明),《罗斯基里达之夜》(年代不明)。
游记(6):《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
自传(3):《小传》(1832),《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我的童话人生》(1855)。
诗(4):《诗集》(一,1829),《诗集》(二,1830),诗集《幻想与现实》(1830),诗集《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童话共计156篇
回答者:viaellen - 经理 四级 3-2 19:15
--------------------------------------------------------------------------------
安徒生生平
(1805.4.2~1875.8.4)
2005-04-02 华商网 - 重庆时报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
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
关于安徒生
安徒生一生中的三段爱情
哈,我来说下,竟还有和我一样的人喜欢知道这些古老的事和古老的人物
关于安徒生的生活,他人所云的同性恋,终究是他人所说罢了,他并非不曾恋爱,只是这一份爱一直没得到过他所深深钟爱的女子的回应
先说下他的性格。安徒生是个羞涩,内向的人(年纪大了时,或不如说是有了成就后,就好些了),感情却易于激动,即使长大后,也会因一点儿情感的波动而流泪,这造就了他内心的美好和以后的苦难。他那个时代的丹麦,等级,贫富之分乃是处事的信条,安徒生家里穷,这一状况,可见他的故事《她是一个废物》,里面的洗衣妇的原型就是他亲父丧后改嫁的母亲,为了儿子苦苦的支撑生活,但一旦长大些,他却不得不为这样的出身羞愧。他十四岁受坚信礼后,就离开故乡去哥本哈根,此后一直在孤独中,身上没有钱,在那里也没有亲戚,却艰难的追求着成为一个演员的梦,失败后,才转事文学。他那时所寄托的人家,多少皆是当时的名流,他是一个穷小子,受的教育也是可怜的那一点,甚至一个孩子都看得出他拉丁文里的拼写错误,他不得不低头,另外,安徒生少年时不是一个俊美的男子,可能以后也算不上,他自小就细瘦如鹳鸟似的,有一个大大的鼻子,这皆是难言之痛,固然,有许多的方法去安慰,排解,但心灵上的阴影却是早就投射了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安徒生,开始了一段艰苦的人生
当然,像我们一样,安徒生还很小时就有了喜欢的女孩,但那不是恋爱。他的第一段恋情是在1830年,欢喜上的是一个大学同学沃依特的妹妹莉葆·沃依特(另译为丽波尔·沃依特),她已经订婚了,他却不知情,这女子敬佩他的才华,也爱卖弄少女的风情,安徒生渐渐觉得没有她他可活不下去了。沃依特心中叫苦,他挑明了说
“我妹妹已经订婚了,不能改变了。可怜的安徒生啊!我妹妹的玩笑也开得太大了!看来,她喜欢在出嫁前痛快一阵子。可你怎么就不想想安徒生对你爱得那么专一?这事怎么收场啊?”
他写信向这女子求婚,她回了信说
“我很对不起你,请不要使我成为不幸的人!我可以做你的好朋友,好妹妹,尽我所能为你服务。”
这样的情景在《依卜和小克丽斯玎》《柳树下的梦》《单身汉的睡帽》中皆有表现,初恋就是这样完的,但他一辈子留着莉葆的的信,还有交往时的便条。那时他已经25岁了,正是丹麦的深秋季节,他只好默默疗治心上的伤痛,默默的从痛苦中回过神来,一个孤独的人的爱和悲哀,是不值向人道的,而心中那些无言的情意则永远湮灭了
第二段感情是在1833年的1月,他28岁。那女子是柯林(又译古林)的女儿路易莎,柯林可算是他的恩师和伯乐,但那时的安徒生虽已有了名气,但谁都知,作家弄到后来无不潦倒穷困,而他卑下的出身,亦另柯林一家人不满,路易莎似乎也不爱他,故事的结尾是,路易莎很快与一名律师完婚,安徒生则在稍后的4月漫游欧陆,直到次年的9月回丹麦。这段爱是沉默的,他还不及说出自己的爱慕,日后,在写《柳树下的梦》时,他于行文中一再说在爱情时“男子应该先开口”,许是源于这时的感受,但他最终会明白,即使先开口,有时得到的也是苦涩和痛苦,当命运要这样时,“或我应该相信是缘份”这话却是对的。即使伊人已渺,他却一直想着她,1837年的春天,他据这经历写了《海的女儿》,那个没了舌头说话默默的爱着的姑娘就是他啊
并不是男的和女的在一起就有了爱,也不是每一回的感情可以轻轻抹掉,以后的10年,他在孤独中,但却有了盛名,1840年,他和瑞典人珍妮·林德见了一面,她是一个歌唱家,被誉为“瑞典夜莺”,但她很冷淡,1843年春天,她到哥本哈根来,有点怕,安徒生鼓励她演出,结果受到了疯狂的欢迎,他们的友谊是这么开始的,而终于,这段友情没到达爱情,当他想表达爱时,她就把话引开了,热望慢慢的变成了失望,他的爱限于柏拉图的
精神式恋爱,把她当作艺术上的伙伴,为她写《夜莺》。这时,他已快40岁了,此后,他很多的时间都是在路上了,旅行,接着旅行,一辈子的旅行,他爱孩子,执信宗教,爱就这样转移了
在童话《蝴蝶》中他写道:“这蝴蝶始终没有娶到一个妻子,他寻求爱人寻得太久了。一个人是不应该这样的。这蝴蝶就成为一个‘老鳏夫了。”,他一直没自己的家,寄居在友人的家里,在那里寻找着可得到的欢乐,也承受着生活的的忧愁
1875年8月4日11时5分,这位童话之王在友人梅尔基奥尔家中停止了呼吸,所有的爱和悲哀也就这样随着飘去了,他的一生就是这样的。
这就是古老的命运,它即是祷祝又是诅咒,它给了一样,拿走了另一样,相亲而不可接近,爱情的最后只是痛苦和别离。
一战,二战德国海军都有哪些军舰
德意志帝国海军舰船简介
第一部分:大型水面战斗舰艇
1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德国海军二战共投入4级9艘各种战列舰:
俾斯麦级大型战列舰2艘;(全部战沉)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2艘;(一艘战沉,一艘重创后报废并作为封锁船沉没)
德意志级袖珍战舰3艘;(一艘39年被迫自沉,两艘45年在空袭中被击毁)
德意志级前无畏战列舰2艘。(均在45年被船员自沉)
另外战前Z计划建造6艘兴登堡级战列舰、3艘O级战巡、12艘P级袖珍战列舰。除去两艘兴登堡级1939年开工外全部取消建造计划,而两艘兴登堡级也没有下水。它们的舰炮完成后作为要塞炮使用。
德国还缴获了一些外国战列舰,包括意大利的2艘、苏联的1艘和法国若乾艘。这些战列舰要么被缴获的时候没有完成,要么是自沉后打捞上来,只有一艘意大利旧战列舰被捕获时处于修理状态。它们均没有在德国海军服役,大部分被德军解体。
2巡洋舰
德国海军拥有6级10艘巡洋舰在二战服役: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5艘,完成3艘,LUTZOW卖给苏联参加了二战(半完成状态),赛德利兹改装航母完成百分之95后战争结束。服役3艘中,一艘40年战沉在挪威,一艘45年在空袭中被击毁,欧根亲王号于战后的美国试验中被摧毁。
埃姆登级轻巡洋舰1艘,45年空袭中被摧毁。
K级轻巡洋舰3艘,2艘战沉于40年的挪威,1艘战争末期被重创后自沉。
纽伦堡级轻巡洋舰1艘,战后赔偿给苏联。
莱比锡级轻巡洋舰1艘,战后于46年作为销毁船故意沉没。
NIOBE号轻巡洋舰,一战德国海军的老船,在二战德国海军里服役很短。原是南斯拉夫海军训练舰,被意大利俘获后成为轻巡洋舰,43年被德军俘获,由德国、克罗地亚海军人员共同驾驶。43年底搁浅,次日被英国鱼雷快艇击毁。
德国Z计划提出的M级轻巡洋舰共有18艘,但任何一艘都没有完成。另外还有一个计划是“SP”侦察巡洋舰/驱逐领舰,计划建造22艘,除去SP1(Z40)开工外只有SP2、3的引擎完成。该计划由于德国要建造驱逐舰而停止。
德国二战还缴获了其它一些巡洋舰,包括意大利海军的2艘重巡洋舰、2艘防空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1艘装甲巡洋舰;法国海军若乾轻巡洋舰、荷兰海军2艘轻巡洋舰(德国计划叫“训练巡洋舰KH1、2”)。这些巡洋舰的情况和俘获的战列舰相似,没有在德军服役。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曾经打算把一艘俘获的半成法国轻巡改装成航母!当然了,这只是纸面上的计划,从来没有执行。
3航母
齐柏林级2艘,首舰齐柏林号,完工百分之85,安装有火炮。45年自沉,战后苏联打捞到列宁格勒作为靶舰击沉。另外一艘没有名字,完成百分之60后在船台解体。
赛德利兹号,原同名重巡洋舰,完成百分之95。
邮船改装航母计划,包括欧洲号、易北河号、格耐森诺号3艘邮船,计划停留在纸面上没有进行。不过日本倒把易北河号和格耐森诺号的同级邮船沙恩霍斯特号改装成了一艘航母。
法国轻巡洋舰改装计划。
4辅助巡洋舰
德国海军二战改装了10艘商船作为辅助巡洋舰,它们击沉了100多艘盟军商船,另外还包括澳大利亚巡洋舰悉尼号和1艘英国大型辅助巡洋舰。另外还有第11艘,原来是德国海军鱼雷艇训练舰“梅尔斯堡号”,改装没有完成。
43年意大利投降,德军缴获了10艘前意大利海军的辅助巡洋舰,但结局不详。
第二部分:中型战斗舰艇
1驱逐舰
德国海军二战投入42艘各种驱逐舰服役,包括:
Z级22艘;
改良Z级18艘;
俘获自荷兰的ZH1;
俘获自希腊的ZG3;
战后这些驱逐舰有15艘幸存,被赔偿给了苏联、英国和美国。
德国Z计划里有多达68艘驱逐舰,但二战陆续提出的各种计划所给的编号只到了Z56。一些德国驱逐舰在二战末期很接近完成,如Z44、Z45、Z51和ZN4,但由于部件紧缺或者空袭和游击队破坏而没有完成。
德国缴获的驱逐舰很多,除去ZH1和ZG3,还有荷兰的ZH2-3,挪威的TROLL、ZN4-5,法国的ZF2、4、7和许多意大利驱逐舰。其中挪威的TROLL和一些意大利驱逐舰也在德军中服役,但是是作为“鱼雷艇”而不是“驱逐舰”。
2鱼雷艇(雷击舰)
1923级6艘;
1924级6艘;
1935级9艘;
1937级12艘;
1939级舰队鱼雷艇15艘;
T107级4艘(一战后残余的德国鱼雷艇,排水量700T)
T152级5艘(同上)
T196号(同上,排水量500T)
缴获自挪威的4艘700T、2艘200T、12艘100T鱼雷艇;
缴获自荷兰的TFA9号鱼雷回收艇;
缴获自丹麦的6艘200-300T鱼雷艇;
缴获自法国的3艘900T鱼雷艇;
缴获自意大利海军的33艘鱼雷艇(包括8艘前驱逐舰);
还有许多沉没后打捞上的、或者半完工的驱逐舰和鱼雷艇,由于太杂乱,不一一介绍。
3扫雷舰
二战德国海军拥有217艘自己建造的扫雷舰(排水量800-900T),30艘左右的一战老式扫雷舰(400T)和缴获自波兰等国的一些杂牌扫雷舰。
1939级扫雷舰69艘;
1940级扫雷舰131艘;
1941级扫雷舰17艘;
1916级扫雷舰约30艘;
缴获自波兰的扫雷舰2艘;
缴获自丹麦的扫雷舰2艘;
其它杂牌扫雷舰若乾艘;
还缴获了一些自沉的扫雷舰,没有服役。
4布雷舰和辅助布雷舰
战前德国有一个计划要求建造4艘5000吨的大型布雷舰,但39年计划就取消了。二战时期德国海军利用缴获的船只或者本国商船改造了大大小小约20艘布雷舰。1940年入侵挪威时候德军缴获了挪威布雷舰“奥拉夫号”,改名为BRUMMER II,是二战德军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布雷舰。
下面简介几艘德国布雷舰:
路易斯皇后号,2000T,原德国小型客轮,39年改装成布雷舰,装备水雷200枚;
坦能堡号,4000T,前德国客轮,39年改装成布雷舰,40年和另外两艘德国布雷舰(一艘是汉斯施塔特·但泽号,还有一艘好像是PRESSUE)集体触雷沉没;
Xanten号,原德国海军1915级扫雷舰,一战后卖给罗马尼亚,1941年德国海军购回作为布雷舰使用。400T。
M6063号,前法国海军岸防舰,德军缴获后先作为护卫舰SG13,后改装为辅助布雷舰M6063,1944年沉没在法国港口。
M6062号,前法国水果运输船,德军缴获后作为护卫舰,后改装为辅助布雷舰M6062,1944年沉没在法国。
5辅助扫雷舰
德国海军二战投入了871艘各种辅助扫雷舰,基本上是使用大型渔船改装,舰名和扫雷舰一样M打头,但一般名字是4位数,如:M1107、M1201等。如:M1107号,前挪威远洋渔船,德军于1940年缴获后改装为辅助扫雷舰。1944年护送一个船队的时候被英国轰炸机击中搁浅,后沉没。战后打捞解体。
6破雷舰
大型的在5000-7000T左右,小型的在1000-2000T左右。二战合计有100多艘商船改装为破雷舰,也就是舱内填满塑料等物品,专门在船队前面引爆水雷的舰船。毫不出乎意料的是,超过半数的船在值勤时沉没了。
破雷舰的数据杂乱,而且只有一个数字作为名称。值得注意的是,1942年起所有小于3000T的破雷舰(都是二位数的名字)都统一加上一个“1”变成3位,如“45”号破雷舰,如果它小于3000T,就改名为“145”号破雷舰。
7浮动炮台
主要是德国一战老爷舰或者缴获的外国老船。二战时一共有7艘浮动防空炮台和2艘训练/防空/岸防炮台投入使用。大多数是以前的巡洋舰或者铁甲舰。
8护卫舰
德国不像同盟国,他们往往使用扫雷舰、鱼雷艇和巡逻艇进行护航,而驱逐舰和护卫舰都因为数量太少而尽可能避免这种事情。
F级护卫舰10艘,德国二战唯一的正规护卫舰,从40年护航船队进攻挪威来看,德国护卫舰是个失败的设计,远远不如便宜而有效的德国M系列扫雷舰。该级舰二战损失4艘。
SG系列护卫舰10余艘,名义上是一个系列,其实是各种船只的大杂烩,从900T的前法国通信舰到4600T的前法国水果运输船,包罗万象。它们中只有SG1和SG4生存到了战后。
花级护卫舰3艘,PA1-3,缴获自法国的半成品,德军完成了其中3艘。它们在1944年的一次空袭中被全部摧毁了。
9火炮训练舰
BREMES号,类似于一艘驱逐舰,参加了挪威战役。1941年它护送着两艘商船在夜晚被英国巡洋舰发现。该舰英勇战斗使运输船逃走,但它自己却被击沉。
BRUMMER号,3000T的大型训练舰,挪威战役被轰炸机击伤后最终为英国潜艇击沉。
其它小型火炮训练舰,如缴获自比利时海军的一艘一战德军鱼雷艇就被改装成火炮训练舰使用。
10炮舰和辅助炮舰
K1级炮舰,前荷兰炮舰,全部3艘在完工前被德军缴获,于40年代陆续服役。其中一艘被轰炸机击沉。
K4号炮舰,前比利时海军护渔巡逻舰,完工前夕被德军缴获并服役。
OST号辅助炮舰,信息不详,1944年触苏联水雷沉没。
WEST号辅助炮舰,同OST号。
11潜水艇和快艇支援母舰
包括18艘潜水艇支援舰、14艘鱼雷艇支援舰和11艘扫雷艇支援舰,还有一些特种母舰。许多根据商船改装,不一一列举。
简介一艘:鱼雷快艇支援舰罗马尼亚号,一艘6000T商船,1941年由德国海军从罗马尼亚租借作为辅助舰,42年购买后改装为鱼雷快艇母舰支援S系列鱼雷艇在黑海作战。
12其它舰艇
通信舰蟋蟀号,3000T的游艇式军舰,曾经作为德国总理座舰。二战初期进行改装以便布雷。战后赔偿给英国。
指挥舰HELA号,2000吨,战后赔偿给英国。
联络舰BLITZ号,战后赔偿给苏联。
各种试验舰。
靶舰黑森号等2艘,旧德国战列舰,战后赔偿苏联。
战斗机引导船KRETA和多哥号,都是商船改装,加装了雷达系统。多哥号是原德国辅助巡洋舰科罗内尔号。
各种小型水上飞机母舰,搭载2-3架水上飞机。
测量舰流星号,一战德国残余舰。
气象船慕尼黑号等4艘,利用渔船和货轮改装的气象船只,其中萨克森号救援过俾斯麦号的幸存者。
第三部分:辅助舰
1医院船.德国海军二战投入过54艘各种医院船,分为大型和小型两种。
2救护船,携带有一种飘浮在水面上、类似于小房子的船只。不列颠战役英国人发现过救护船抛入水中后被冲到英国海岸的这种船只,它们是为了救助落水的德国飞行员而设计的。
3破冰船。
4油船。
5煤船。
6运兵船。
7水上飞机补给船。
8海军拖轮。
9港务汽艇。
10海军宿舍驳船。
11船。
12供应船和补给船。
13院校帆船,幸存的4艘战后赔偿给美英苏3国,其中一艘“鹰号”现在在美国海岸警卫队服役。
14宿舍船。
15浮动起重船。在1943年丹麦舰队自沉后用于打捞丹麦沉船。
16水上飞机拖轮。
17浮船坞。
18鱼雷补给船。
19特殊浮动容器。
第四部分:小型水面舰艇
1鱼雷快艇:S系列220艘。
2扫雷艇:R系列300艘。
3布雷艇:LS等型号45艘。
4水翼艇:VS系列10余艘。
5巡逻艇:V系列1400艘左右,排水量在250-350T之间,装备有75MM和37MM火炮各一门,成员约100人。
6猎潜艇:UJ系列231艘。
7空军炮兵驳船:约200艘。
8登陆艇:海军登陆艇800艘以上。另外还有空军I系列登陆艇100余艘。
9强击艇和舟桥快艇:数百艘。
10扁豆级无线电爆破快艇:数量不详。
中国海军918型布雷舰有哪些建造过程?
1918型布雷舰,是中国唯一的专用布雷舰。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中国面临北方超级大国强大的军事压力。根据当时对假想敌可能作战方案的分析,假想敌一方面可能自陆上从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不同方向发动大规模进攻,另一方面可能利用其太平洋舰队的强大实力,自中国黄海、渤海方向发动两栖进攻,配合陆上行动。
其中,最令人担心的,是对方重走英法联军、八国联军老路,穿越渤海海峡,直接进攻我天津、河北沿岸地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加强渤海海峡的防御。而要加强渤海海峡的防御,除了使用航空兵、岸防部队等力量外,布设水雷障碍,也是封锁海峡水道的有效手段。
当时,中国尚无专用的布雷舰,要布设水雷,除了使用一部分有布雷能力的舰艇外,只能依靠临时动员的民船进行。相对于大规模战争的需求而言,当时中国已有的布雷能力还有较大的差距。
自1970年代初期,海军开始提出建设专用布雷舰的设想,经过论证和技术准备,1981年,总参谋部、国防工办向工业部门及各研究单位下达了布雷舰(代号918型)的研制任务及其战术技术任务书。由708所承担总体设计和技术责任。
1983年,海军和船舶工业部门签订了918型布雷舰的试制建造合同,这也是建国后中国最早实行合同制建造的几型军船之一。
与此同时,为了验证布雷设备的实用性,在南京船用辅机厂建造了模拟布雷系统试验台,各单项设备出厂交货后,先安装在该试验台上,进行陆上联动试验,证明其性能满足各项设计要求,而后再交付船厂在船上进行总装调试。
1984年6月,918型布雷舰开工,同年12月,布雷系统陆上联调测试成功。1986年12月,918型布雷舰下水,经过1年时间的试验,确认该舰实布水雷的精度、速度等指标都符合或超过当初的设计要求。至1988年1月,正式签字交船,舷号814。
在建造施工过程中,舰的总体设计还进行了三次修改,第一次是为了改善主机维修和升降平台、减摇鳍的安装使用条件,修改了型深主尺度和布局;第二次是为适应布雷系统布置的要求,修改了总图;第三次是根据参观外舰来访的情况,为了改进平战结合能力和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在总布置上进行了修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次修改。
在978型舰建造过程中,一艘外舰访华,其后,海军提出,应当平战结合,修改设计工作,即将一部分雷舱改为非永久性的固定生活舱室,可以在和平时期布置为餐厅、临时人员舱、文艺健身室等生活舱室,战时可拆除这些舱室以满足布雷作战的需要。
中国海军以往的军舰,舱室布置较为狭小,且在舱内灯光、家具、陈设的布置上,人机工程方面的因素考虑的较少,这是由当时的工业基础和经济条件决定的。但是在船舶工业有了一定基础后,就可以在这一方面下功夫了。
经过修改,918型舰的军官舱室居住面积有所增加,其它舱室则力求色调和家具的配套上明快、柔和、协调。舰上餐厅也加装了室内空调机,并增加了房间的空间和有效使用面积。
此外,原先的下甲板水兵舱处于水线以下,室内比较潮湿,会降低水兵居住质量,且长期居住易患关节炎,经过设计修改后,舱室位置则进行了移动调整,并铺设了防潮层,实际使用中再未出现潮湿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该舰还是中国第一艘采用壁式盒床的军舰。这种床平时看起来是三人沙发,使用时则将床从盒中翻出成为上下两层床铺。如此可以节省舱室内面积,并能够使舱内感觉较为明快。
安徒生的详细资料(本人调查人口)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安徒生年表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 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9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安徒生作品目录:
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乎》(1857),《幸运儿》(1870)。
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歌剧《乌鸦》(1832),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喜剧《长桥》(1863),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独幕剧《初来者》(年代不明),《罗斯基里达之夜》(年代不明)。
游记(6):《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
自传(3):《小传》(1832),《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我的童话人生》(1855)。
诗(4):《诗集》(一,1829),《诗集》(二,1830),诗集《幻想与现实》(1830),诗集《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